網站二維碼
起初這些“機器人”行業(yè)默認的增加直播間氛圍、以帶動吸引真粉絲的做法,后來情況就變得不可控了之,比如之前曾有個合作的百萬粉絲級別大咖主播,實際互動卻只有2W。
有一些第三方的數據公司,還專門為MCN機構或個人提供專業(yè)的直播間數據包裝服務,展示虛假的在線人數和粉絲。
如果品牌天真地以為那些流量可以帶貨,實現有效轉化,那這些錢你就當交學費吧。
流量變現沒有你想的那么容易。所以,任何要求銷售轉化的客戶,我們都盡量回避,因為實在不好判斷效果。
那些承諾銷量的廣告公司,最終銷量大部分都是他們自己內部消化掉的(廣告公司自己買貨,再通過其他方式銷售轉化為現金)。
現在比較主流的做法是,根據銷量和品牌級別來定制相應的“套餐”:
比如說,假設投放一個主播需要花費(20萬坑位費+20%的傭金),對方給你保60萬銷售額。這樣算下來,廣告主需要支付的費用在32萬(20萬+60萬銷售額*20%傭金),還能剩28萬的利潤,投產比差不多1:3。
但你再仔細一算就發(fā)現,廣告主依然不賺錢,最后還要倒貼幾萬。原因就在于,剛才沒算上退款、以及產品物流成本。
行業(yè)內的人都知道,即便是薇婭都有60%的退貨率,再加上很多機構還用外包團隊刷單,那60萬的銷售額水分很多,但傭金卻是實打實的給了主播。
前幾日,一位做珠寶的朋友也和我吐槽,說她在和一個網紅聊合作,對方誤以為她已經掛斷了電話,轉頭就在那頭直接和助手聊起了自己買貨再退貨的行業(yè)內幕。
“但有什么辦法呢?雖然她的銷量水分很大,但是炒得挺熱鬧的,還吸引了一些新人購買。最后這個主播自己的流量做起來了,用這些流量要了更高的溢價,還搞了個自己的工作室”。
你這就該發(fā)現了,網絡直播帶貨,受益者絕對不是品牌,往往是那些主播。
每個人都在喊虧
直播貌似站在風口,人人都能獲得紅利。但是,恒古不變的真理仍是:“做出好內容”。
微念科技的創(chuàng)始人為劉同明曾說,團隊在商業(yè)變現上足夠克制。
李子柒從2016年開始做視頻,但直到兩年后她的淘寶旗艦店才正式上線。微博超過2400多萬粉絲,Youtube超過700萬粉絲的李子柒卻仍只是專注于內容創(chuàng)作。
酒香不怕巷子深,從商業(yè)化的角度而言,博弈的是格局。
回顧社群、微博、微信公號、朋友圈這些生態(tài)比較好的有效的玩法,也都曾經一度站在風口。但,誰又不是見風使舵呢?如果沒有持續(xù)的內容投入,直播也不會產生奇跡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