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(wǎng)站二維碼
你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?
一個簡單的道理,看文字和聽別人說出來,感覺就是不一樣,后者更能打動你;
買一個商品,看了它的營銷文案后沒什么感覺,但是去了線下店鋪,銷售員幾分鐘就把你 “說服” 了;
和朋友吵完架,看一篇情感類文章講道理并沒能緩解你的心情,而同樣的道理另一個朋友跟你當面說后,你很快就釋然了。
......
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生活中有太多,它們有一個共同點:
一個是看文字,一個是聽聲音,效果卻完全不一樣。
這不僅僅是聽和看的區(qū)別,回溯到人類進化歷史,它更多是進化的產(chǎn)物。
簡單點說:
聽覺這種自然語言是人類起初就有的,已經(jīng)大概有幾百萬年的歷史,人類大腦已經(jīng)非常適應(yīng)。
而文字語言呢?也就幾千年歷史吧,差別不用多說,一個幾百萬年,一個才幾千年,沒法比。
所以,本質(zhì)來講,聽覺類的自然語言更符合我們的大腦,且接受度是更高的。
就像我們上學(xué)時,如果沒有老師講課,只是讓我們一遍遍的看教材,效果會很差。
而當有老師講課后,效果就明顯不同,雖說有的老師只是從頭到尾把教材念了一遍,但你的印象還是更深刻。
這就是聽覺這種自然語言的力量。
難怪女孩都更喜歡男孩當面說:我愛你。而不是看短信上說:我非常愛你。
既然聽覺自然語言如此強大,比干巴巴的文字好得多。那我們在寫文案時可以如何利用?
怎么才能讓你的文案啪啪 “說” 進用戶耳朵里呢?
下面老賊給大家分享幾點建議:
01
人格化明顯
既然說話更容易被接受,那文案就可以像和用戶面對面溝通交流一樣。
不一定要華麗的詞藻,文字也不一定要精雕細琢, 就好像用戶就坐在你對面,然后兩個人溝通交流:“你知道嗎......”、“告訴你一個秘密......”、“告訴你一個好消息......”
這其中,格外需要注意的就是文字人格化。
我們的文案不是機器人在說話,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寫出來的,同時也要塑造出一個活生生的人。
現(xiàn)在智能機器人已經(jīng)很發(fā)達,但相對于人,在語氣和用詞上還是有明顯的不足。其中最大的差別就是人格化。
你想要用戶在看文案時就像在聽你說話,那如果不像個人,怎么說?
所以,你的文字一直塑造出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?
如果塑造的是一個“商務(wù)男士”,你應(yīng)該怎么說話?
如果塑造的是一個“雞湯情感專家”,你應(yīng)該怎么說話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