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就這樣,“游客接待中心”增加了“咖啡廳”的功能;“老年活動中心”變身“民宿”。彩色森林、五彩共富路的建設,也會更多地考慮為招商引資、業(yè)態(tài)落地進行配套服務。
以前的項目大多是孤立的,甚至難逃閑置的命運。在白楊村,每個項目都成了品牌建設中的節(jié)點,賦予其市場化功能,讓項目為品牌加分,項目也真正活起來,體現出了其價值。
由誰運營最有利?
隨著鄉(xiāng)村經營的展開,品牌建設的主體問題也浮出水面。
當前,浙江鄉(xiāng)村品牌建設的主體有四類:一是引進社會資本與村集體合作,成立運營公司運營品牌;二是強村公司引進職業(yè)經理,由職業(yè)經理主導;三是由政府出資向社會購買服務,明確雙方之間的職權利;四是村集體主導。
盡管幾種模式各有利弊,在各地都有實踐。但白楊村由村集體主導的模式確實耐人尋味:
2021年5月,白楊村組建成立了強村富民全資子公司——安吉白蘭塢農林開發(fā)有限公司。在經營中,公司采取了進退自如、靈活多樣的辦法。
有些村里拿捏不準的項目,“白蘭塢”會引進社會投資,由“白蘭塢”參與管理、服務、收費等,按年度收取管理費用;一些自己看好,而又有能力運營的,就由村集體直接投入建設、管理、運營;也有的則是以村土地使用權入股,與社會資本形成合作。但無一例外的是,每個項目,村集體都與資方深度捆綁。
如正在建設中的“等風店”民宿,由村集體直接投資2000萬進行建設,由村企進行管理運營。預計建成營業(yè)后,年經營性收入可達到300萬。
村口的旅居項目,由上海的一家央企投資5000萬建設,白楊村以土地入股,占總投資25%的股份。經營管理也由村企負責。確保了白楊村在其中可持續(xù)的收益。
眾所周知,鄉(xiāng)村基本都是“空殼村”,沒有什么積累可言。但白楊村既要在財政項目中要配套,又要在經營性項目中投資,如此巨大的資金從何而來?
原來,白楊村是浙江省自然資源綜合改革試點。所有的田地、竹林、道路等資源形成資產包后,根據評估價值,可獲得6000萬的貸款授信額度。全域農田整理則可結余用地指標75畝,每畝可折合140萬進行流通。目前,白楊村已經貸到3000萬的建設資金,可以用來大刀闊斧搞項目。
放眼浙江,活躍在鄉(xiāng)村第一線的運營商,除了極個別,絕大多數性質上都屬于民營企業(yè),他們出身與咨詢、廣告、設計、傳媒等領域,大多長于活動策劃與市場推廣,習慣于品牌的輕資產運營。相比之下,白楊村這樣由村集體主導的運營主體,縱橫馳騁,一路綠燈,如入無人之境。孰優(yōu)孰慮,明眼人只要一看,便能明白其中端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