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(wǎng)站二維碼
●來源:虎嗅(ID:huxiu_com)
編者注:
本文為2019年虎嗅2019F&M創(chuàng)新節(jié)中,嘉御基金創(chuàng)始人兼董事長、原阿里巴巴CEO衛(wèi)哲給現(xiàn)場觀眾們分享了他對于新消費“人、貨、場”三個維度的思考。
他認為, 新消費和新零售的核心在于,經(jīng)營人比經(jīng)營商品更重要,首先應該抓住的是,冬天里“最不怕冷的人群”,比如說年輕的95后、生了二胎的家庭和那些傳統(tǒng)電商視而不見的“非傳統(tǒng)人群。
其次,要重新定義商品分類,拋棄掉“絕對耐用”與“絕對快消”,做“相對耐用”與“相對快消”的品類。
最后,要注重新的消費渠道,掌握好線下開店的秘訣:要么開超級小店,要么開超級大店,尷尬的是不大不小的店——比如社區(qū)生鮮,這兩天剛傳出行業(yè)中一個較大品牌資金鏈斷裂的消息,企業(yè)還是要在盡量照顧消費者體驗與企業(yè)經(jīng)營效率中找到一個平衡,否則,“消費者還沒被你慣壞,你就先把自己玩壞了”。
如今,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,重讀這篇文章,相信大家對于新消費和新零售的未來趨勢,又會有新的感悟和收獲。
以下是衛(wèi)哲的分享內(nèi)容:
大家好!今年還沒有到冬天,很多人就問我,經(jīng)濟寒冬里的下一個熱點是什么?我說光看一個點,就相當于我們說一個“D”,不夠,兩個點夠不夠?兩個點也不夠,還是平面的,3D才是立體的,我們要從3D的角度(立體角度)交叉驗證,來尋找這個熱的、立體的發(fā)光體,不能只是一個點。
今天給大家分享的“新消費”,正好是用一個3D的角度看待問題。我們20多年前做零售的時候,就學會一個詞組“人、貨、場”,無論你在線上還是線下,都離不開這三個字。
新消費,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就是“人貨場”,不能簡單地說我要去服務哪個人群,或做哪個品類(貨),或簡單地線上、線下來分類所有新零售、傳統(tǒng)零售,我們的討論都是人貨場,而“人貨場”里面,人是放在第一位的。
那我們看一下,冬天里不怕冷的人群是誰?
最不怕冷的人群95后,在這個冬天之前,所有做消費、做投資的都想盯住的人群是80后、85后,他們現(xiàn)在步入35歲年齡段、甚至快40歲,正好處于上有老、下有小,而且有房貸、車貸。
過去10年中國的房貸比例達到了65%以上,20年前,還真有人用現(xiàn)金全款買房的,現(xiàn)在還有誰買的起?80、85后成了房奴、車奴:上有老,可能要贍養(yǎng);下有小,孩子的教育以及其它消費,這使得80、85后是在冬天中最受傷的人群。
95后挺好:95后上面的也不夠老,下面的還沒有小,更重要的是95后是中國第一批小康,小康1.0。
什么是小康1.0?80、85后其實是中國第一代溫飽1.0,改革開放給80、85后解決了餓肚子的問題。
鄧小平南巡,也就是1992年、1993年以后才讓我們口袋里面的錢多了起來。我記得我剛加入阿里巴巴的時候,我們中供鐵軍地推團隊的主力是80、85后,地推團隊非常辛苦,所以我們找人要找“苦大仇深”的,有能夠翻身做主人感覺的那個人群。
當時有一道挺經(jīng)典的面試題,問那些80、85后的同學們,你們小時候多長時間吃一頓肉?要是回答一個月吃一次,這個人我們基本上就想要了。如果能回答我當年一年只吃一頓肉,那非他莫數(shù),狼性很強。
現(xiàn)在我們今年阿里巴巴20周年,9月10號回到阿里問老同事,說“還能找到苦大仇深的嗎”?他們說“苦大的不好找,仇深的越來越多?!?/span>
我說,還問那個問題嗎,多少時間吃一頓肉?其實還問,但不問你當年多少時間吃一頓肉,問你現(xiàn)在多少時間吃一頓肉。我們特別怕今天的答案是一個月只吃一頓肉——這么年輕就這么佛系,這么養(yǎng)生。
所以,如果你現(xiàn)在還去面試阿里的中供鐵軍,你的最佳答案是“我頓頓想吃肉,天天想吃肉”,今天還是頓頓、天天想吃肉的人,說明你還有點狼性。
95后和85后最大的差別除了溫飽1.0與小康1.0以外,還有,85后是獨生子女,在座如果有85后的話,你們的父母基本上不是獨生子女。而95后不僅自己是獨生子女,他們還是獨生子女生的獨生子女,是獨生子女2.0版本。
獨生子女2.0,是全世界都沒有過的。80后、85后沒有了哥哥、姐姐、弟弟、妹妹,到了95后——這代獨生子女2.0,不僅沒有哥哥、姐姐、弟弟、妹妹,你這輩子沒見過叔叔、阿姨、舅舅,因為你父母沒有兄弟姐妹。
意味著95后一結(jié)婚,能有父母、外公外婆、爺爺奶奶(的房子),所以一對95后的夫妻頭上有6套房子,還沒人跟你競爭。
請問95后的父母和祖父母還有誰的房租按揭沒還掉嗎?沒聽說過。所以95后他們將繼承人類有史以來最強勁的一張個人資產(chǎn)負債表,繼承的都是資產(chǎn),沒有負債。
這些使95后成為了中國第一代敢于信用消費的一代人——一個95后的消費能力比當年80后、85后在他這個年齡段消費能力要大二三倍?!叭素泩觥钡牡谝粋€“人”,即得95后、得天下。
第二,是二胎家庭。昨天好像公布了中國今年新生嬰兒數(shù)量,雖然還沒到年底,不過估計也不會突擊能夠生很多孩子出來,這個數(shù)字基本上挺準了(只有1100萬)。去年還有1400萬,中國歷史高峰能夠在1700萬一年,說明新生嬰兒是斷崖式的下降。
但我想說的是二胎——去年1400萬當中700萬是二胎,今年的數(shù)字沒出來(1100萬),但我估計也會接近一半(大概會有500多萬的二胎)。
所以,我提出不怕冷的人群是二胎家庭。今天你生二胎,一方面我夸你身體真好,另一方面也夸你財力挺好——今天能生得起二胎,比生不起二胎的還真有點錢。生二胎的時候,這對夫妻的收入比他們生一胎的時候要好。
我周圍有很多經(jīng)常會在朋友圈里曬二胎,曬完以后開始考慮買一輛大一點的車,二胎家庭也好像缺那么一間臥室了,所以二胎家庭的消費能力,可以被看作是個不怕冷人群。
第三,常年被忽略的非主流人群,他們的特點是“收入不高,可支配收入不低”。北京也好、上海也好,城市白領(lǐng)找工作壓力很大,白領(lǐng)的起步工資很多年沒變了,中國一年六七百萬大學生,創(chuàng)造六七百萬的白領(lǐng)就業(yè)挺難的。
我原來在四大會計事務所工作過,管你什么北大、清華,你進去的話也就八千,還要交稅,這八千10年來沒漲過。
北京送外賣、送快遞的小哥們,一個月只要夠勤快,至少八千,還不用交稅,還要包吃住,他們可能也放棄了在北京買房、買車的夢想,所以他們的收入不高,但可支配收入不低。
我去河北、河南,我大概跑了二三十個村,我在村里面特別喜歡讓同事們拍照片,看村里的墻上刷著什么,村里刷什么代表消費熱點是什么。
我就看那個照片,村里面刷墻最多的是藥的廣告,每個區(qū)域藥的廣告還不一樣,這個區(qū)域看來拉肚子比較多,那個區(qū)域可能肺都不太好。
除了藥以外,第二大的你們肯定沒想到,至少在河南、河北,村里面廣告第二多的是駕駛學校的廣告。前兩天網(wǎng)上都有文章,說中國多少億人沒有護照,多少億人沒有出過國或者是坐過飛機。
我更想問中國還有多少人沒有駕校,中國有多少在農(nóng)村的人沒有駕照。我在農(nóng)村看到的第二大的廣告是考駕校,就證明多少人想買車、想學車。
第三多的是結(jié)婚廣告,各種婚慶服務的廣告在農(nóng)村特別多。農(nóng)村人口、城市藍領(lǐng),反而在經(jīng)濟冬天,在新消費時代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力量。
所以,在“人”這個維度上,如果你服務的人群針對的是95后,如果你針對的是藍領(lǐng)和農(nóng)村人口,你如果能精準地服務到二胎家庭(就成了)。這三個人群是“人貨場”中最不怕冷的三個人群。
談完人,我們談談“貨,新消費里的“貨”就得把傳統(tǒng)的消費重新分類定位一下,如何重新分類定位呢?
咱們用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思路來重新分類和定位?;ヂ?lián)網(wǎng)看一個產(chǎn)品,有兩個維度非常重要, 一個叫頻率,第二個是客單價。做互聯(lián)網(wǎng)的,無論你是游戲、電商、社交,我們一般都看這兩件事:高頻、低頻、高客單價、低客單價。
我們就以頻率和客單價重新定義一下商品分類。
絕對耐用是屬于絕對低頻,你可能幾年買一次,它的客單價往往是比較高的,車、冰箱、電視機,這屬于絕對耐用,絕對耐用屬于我們絕對不看好。經(jīng)濟不好,耐用你就接著用吧,你不會急于替換??蛦蝺r高肯定受影響。頻率低,你要讓它復購不太可能啊。
另一頭呢,頻率特別高,客單價特別低,叫絕對快消,我們叫日貨產(chǎn)品,幾乎你每天都要購買:我們喝的瓶裝水、炒菜的油……客單價可能只有10幾塊、20幾塊,絕對快消我們也不碰,不碰的原因有兩個:在絕對快消領(lǐng)域已經(jīng)存在著大的行業(yè)巨頭,顛覆比較難。
我們恒大的許家印許老板原來是做絕對耐用的(指恒大做房地產(chǎn)),覺得絕對耐用希望不大,怎么辦呢?180度大轉(zhuǎn)彎,要做絕對快消,所以恒大的足球隊,前面有四個大字叫“恒大冰泉”,做水。
結(jié)果上市公司公告反應,恒大一年40個億虧在水里,這就告訴你什么叫真金白銀把錢扔水里。恒大背后還有四個字“恒大糧油”,第一年虧20個億,一點油花也沒撈到。
我不看好絕對快消的另外一個原因是,有很多絕對快消品被升級到了相對快消。很巧,我們今天桌上放著咖啡和奶茶,對歐美人來說咖啡是絕對快消——不喝咖啡,今天渾身難受,但中國人絕大部分還是覺得咖啡是一個非日貨產(chǎn)品,我每周喝一兩次就可以了,奶茶我也沒有饞到每天非喝不可。
所以,奶茶、咖啡在我心目中就是相對快消,在歐美咖啡是絕對快消,可咱們肚子就這么大,你咖啡、奶茶喝多了,是不是水就喝少了,所以它被升級到了相對快消。
另外,比如外賣。今天中國一天五六千萬單,外賣一起來,方便面銷量就下降了,其實另外一個也下降了,就是在家里消費的食用油下降了,炒菜的油原來可能屬于絕對快消,但現(xiàn)在被升級到了相對快消。但相對快消領(lǐng)域又往往沒有一個特別大的牌子,即大牌形成壟斷的不多。
中國人吃鴨脖子,在過去10年能吃出三家上市公司(周黑鴨、煌上煌、絕味),搞了半天都是搞鴨脖子的,鴨脖子能出三家上市公司,很多人都說那雞脖子怎么辦?都有機會。
鴨脖子當然是相對快消,它不是一個日貨產(chǎn)品,相對快消大部分是周貨(每周消費)或月貨產(chǎn)品(每月消費)。
相對耐用,其大概產(chǎn)品的生命周期在一年左右,客單價在幾百塊,很少突破1000塊,沒有像電視機這么耐用,但也沒有到每周、每月消費,這類很多是小家電,包括手機。
手機在我心目中是個相對耐用商品,手機對很多60后那是絕對耐用,一個手機用很多年,但對我們年輕人來說,差不多也就半年、一年,最多一年半更新一次。所以,連手機這么大的品類,也屬于相對耐用品。
場就是新的消費渠道。
先看純線上,在3年前,阿里巴巴創(chuàng)始人馬云就在提新零售了,很多人問我新消費和新零售有什么區(qū)別?
我說新消費,我們一定要討論“人貨場”,新零售只是討論了那個場,就是你消費的場所,或業(yè)態(tài)、商業(yè)形態(tài)是什么。一度,電商就是一種新的商業(yè)形態(tài),但電商如果能夠包打天下,馬總就不用談新零售了。
所以,可以看出電商不是萬能的,不僅是我說到的物流成本、獲客成本,電商很大的問題就是很多電商的消費品類,用戶并不滿意。
以服裝為例,服裝在傳統(tǒng)門店的退貨率不會超過3%,但電商的退貨率高達30%。消費者用腳投票,對這個體驗并不滿意。
對線下有極強體驗要求的品類,線下的價值就體現(xiàn)了。線下哪類店有機會?我們認為,要么你線下的店足夠小,要么你的店足夠大,最難受的是中等規(guī)模的店,比如說社區(qū)生鮮、社區(qū)便利店,很麻煩。
我們要分清楚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百米的關(guān)系。電商無非能做到最后一公里,但最后一百米你最好是讓消費者自己走過來,你把消費者寵壞了、也就是所謂的懶人經(jīng)濟都是有成本的,消費體驗和我們公司的效率之間要找到平衡關(guān)系。如果體驗太好了,但你效率太低,是不可持續(xù)的。
這兩天又爆了一家社區(qū)生鮮,也是一樣的——把消費者想的太懶了,會把消費者寵壞。消費者還沒被你寵壞,自己先把自己玩壞了。所以需要店足夠小或者店足夠大。
上海的星巴克全球旗艦店,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開了快兩年了,你要去可能還得排隊。像化妝品的這種傳統(tǒng)的分銷店是一百平米,但是北京三里屯兆龍飯店旁邊新開的話梅(HARMAY,倉儲式美妝店),有500到600平米,單店坪效一個月超過很多同行一年的銷售額,為什么?店足夠大。
如何判斷什么行業(yè)做大店,什么行業(yè)做小店呢?又回到了“人貨場”的分析模式,如果你做的產(chǎn)品是快消,你就要想辦法開的店越小越好。如果你做的店是相對耐用、相對快消,你就應該鼓勵消費者跑遠一點,多囤一點貨。
但我想說的是,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,我們還是要做到把我們的整體思維從經(jīng)營產(chǎn)品轉(zhuǎn)為經(jīng)營人, 如果說新消費和新零售的核心是什么,那就是經(jīng)營人比經(jīng)營產(chǎn)品要重要。
以前只有互聯(lián)網(wǎng)公司可以經(jīng)營人,因為當時是人機分離,電腦和人不會同時出現(xiàn)在商場,你在電腦前就一定不在商場,你在商場就一定不在電腦前。但現(xiàn)在每個人都帶著智能手機,我們都實現(xiàn)人機合一了。
最后我想說,到底消費升級還是降級?消費是分級。今天最大的機會在于你做細分,細分人群、細分品類,真足夠細才能扎的進去。當經(jīng)濟的增量不再那么強勁的時候,我們要學會針對細分人群、針對細分品類。
總結(jié)來看,3D維度、立體的看問題,“人貨場”,要知道在新的時代你做什么樣的人群,同樣的人群你要做相對快消,同樣的相對快消你要用小店、超級小店或者超級大店的方法來做。
如果還要加一個D,我們說4D時代是什么呢?另外一個D就是時間維度,帶著時間維度,得年輕人者得天下。
我相信在今天北京挺冷的一個周末的早上,我們共同探討新消費時代的人貨場,可以找到新消費時代,找到白銀時代的增長空間。
● 彩蛋問答環(huán)節(jié):
Q:我曾經(jīng)在一個旅游景點看到一群50后的大媽在拼多多上拼東西,我也看到最近拼多多在“雙11”期間利用人性的漏洞幫大家瘋狂的轉(zhuǎn)鏈接。
同樣,我也看到拼多多說它做的不是傳統(tǒng)電商,做的是C2M或其它?想請您給我們分享一下,您覺得拼多多這種現(xiàn)象給我們中國市場的啟發(fā)是什么?
A:我媽媽今年80歲,我是2006年加入阿里巴巴的,2006年的時候我媽媽大概65歲,我在我媽65歲的時候勸她用淘寶,一直勸了十幾年沒用,直到我們小區(qū)別的70歲的大媽用拼團的方法,硬拉著我家80歲的我媽用上了電商,所以我媽媽電商的第一個殺手級應用就是拼多多,礙于小區(qū)別的大媽的面子,說不拼你這太不夠意識了,你們看,別的大媽的面子比我兒子的面子還要重要。
拼多多有這個現(xiàn)象說明的問題就是,“非主流人群”,在過去的15年,主流人群該用的電商都被覆蓋了,我媽也是屬于非主流人群,接下來我媽對電商的所有應用就如潮水一般打開了,拼多多只是第一個。
我媽就開始用叮咚買菜,我媽突然發(fā)現(xiàn)淘寶不錯,京東其實也可以。有一天告訴我,你知道嗎?還有一個很好的新公司叫“唯品會”,我說唯品會怎么新了?它存在好多年了。但是我媽告訴我,拼多多部分品類還會繼續(xù)使用,部分品類她已經(jīng)不會使用了。
所以,我想說的是,拼多多非常好地用社交的方法,幾乎把中國最后一群沒有用電商的人(除了我媽以外,還有很多小鎮(zhèn)青年)四五線城市下沉,最后這群人挺頑固的,你再怎么用淘寶雙十一,雙十一都十多年了,這樣的刺激力度,我媽還是不用電商。
阿里巴巴淘寶還是沒有打到五六線城市,所以真的要感謝拼多多,用社交的方法把中國最后一個人群拉上了電商的舞臺。但我想說的是,拉上來以后,我媽媽是一個典型用戶,從不用電商到用電商,感謝拼多多,但既然用了,她一旦知道電商有多好之后,會做很多比較(對服務、對產(chǎn)品),做比較以后,拼多多的用戶和拼多多本身,都要繼續(xù)面對不同電商平臺的競爭,都要面對對它的產(chǎn)品和服務競爭。
我相信拼多多是做的非常好的一個,但不代表中國非主流人群都被拼多多抓走了,我們各位如果要創(chuàng)業(yè)的話,還是要圍繞你對非主流人群用什么產(chǎn)品突破。我們想一下,拼多多最早打開非主流人群的全部是相對快消品,非主流人群、相對快消,加上并不落后的電商業(yè)態(tài),這就是3D維度。
所以,我想所有做對的事,在你回過頭總結(jié)時,都是在這三角形當中交叉驗證,至少你抓住了兩個角,抓一個角是不夠的。
三個維度看問題,立體看問題;抓住兩個角,就可以立于不敗之地。掌握好這個規(guī)律,我相信無論是做投資、還是做創(chuàng)業(yè),都能在新的消費白銀時代找到自己的亮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