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興趣有需求絕不等于會購買!這誰都知道。
從我們心動到最終選擇購買,還有大量的決策阻礙和顧慮,讓人猶豫不決或者直接放棄。
這其中,價格絕對是一個影響最終買賣的重要因素。絕大多數(shù)人對價格是非常敏感的,一旦覺得貴,就可能放棄購買。
那我們該怎么辦?如何讓人更能接受這個“覺得貴” 的產(chǎn)品?
除了 “降價打折”、“制造稀缺感” ,或者 “強行說服”,這個時候,我們需要有效減少消費者購買貴產(chǎn)品的價格顧慮。
之前看過李叫獸一篇文章《消費升級,便宜貨一定沒機會嗎?》,里面談到:消費升級時代,如何讓不那么缺錢的人,也買便宜貨?
李叫獸的觀點是這樣的:
除了被濫用的“低價超值”和“偽裝成高檔品”,你最應(yīng)該做的,是靈活采取下面的方法,去塑造消費者“理想中的自我”,減少購買便宜貨的阻礙: 1) 塑造內(nèi)行形象——“你買便宜的,因為你是內(nèi)行”
比如:“我買便宜貨不是因為我沒錢,而是因為我有很多知識,能分辨出真正的好壞?!?/span>
2) 打擊動機——“你買便宜的,因為錢并不能幫你達到目標”
比如:大量的白酒企業(yè)倡導(dǎo)喝更貴的白酒可以讓人飛黃騰達,但如果讓消費者認識到 “事業(yè)飛黃騰達不能靠更貴的酒,而是靠其他”,人們就減少了消費高檔酒的動機。
3) 利用群體——“你要買便宜的,因為不該買的人都買了”
比如主打低價實用的大眾甲殼蟲的一段經(jīng)典文案:“華盛頓的驚人內(nèi)幕——華盛頓超過1200名外交官都在駕駛這種小轎車”。
4) 轉(zhuǎn)移歸類——“你要買便宜的,因為這個歸類下不需要好的”
比如:肯德基推出的低端咖啡是這么說的“咖啡是用來覺醒的,不是用來拗造型的”。這樣看來,肯德基賣的咖啡,就顯得沒有那么低端了。
5) 拉遠目標距離——“你要買便宜的,因為你還需要更多努力。”
比如:“今天的高峰絕非頂峰,你還有更多路要走——先吃泡面”。
6) 轉(zhuǎn)移消費——“你要買便宜貨,因為要拿錢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”。
比如臺灣全聯(lián)超市的文案:用全聯(lián)省下來的錢,可以幫你做其他更有意義的事情。
說真的,這幾個方法絕對很精辟,能讓便宜的產(chǎn)品更有機會,在文案上可發(fā)揮的方向也更多。
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,好像把這幾個方法反過來(用來賣貴的產(chǎn)品),也非常好。
人人都在喊賣貨,手上沒點技能可不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