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這個話題想聊很久了,今天與大家一起探討。
最近遇到幾個類似的客戶,都是偏電商渠道,但都有自己的原創(chuàng)產品,賣貨賣的都挺好,也賺錢,但就是品牌做不出來。也就是說,大家的購買驅動力在于渠道與產品可靠性,而不是奔著某個品牌來的,這讓人苦惱。
一個做家居的,有代言人,拍廣告片,開實體店,標準做品牌的套路都來了一遍,但還是沒有品牌認知。
另一家做小家電的中小企業(yè),生意不錯,貨賣的也好,產品都是原創(chuàng),甚至經常被大品牌抄襲。苦惱如何做品牌,前兩年都花大錢找了明星,拍了片,但還是沒有做出品牌。
實際上這一類客戶非常多,其中包括很多淘品牌,電商原生品牌,一年賣貨幾個億,但沒有任何品牌認知。
這些客戶往往病急亂投醫(yī),找一家高端大氣的廣告公司,想一句逼格滿滿的slogan,再拍一只品牌宣言大片,不算媒介投放幾百萬已經花出去了,最后發(fā)現還是個渠道品牌,品牌認知還是沒有做出來。
這個問題我思考很久了,最終的結論是,大家忽略了公關對品牌價值,尤其是新品牌,公關的價值甚至大過廣告,萬不可一上來就模仿大品牌拍大片,這么做絕對是浪費資源。
今天我們聊聊公關是什么,公關在品牌建設中的價值,如何利用公關與消費者溝通。
以下,enjoy:
公關是底層思維
如果廣告人是殺手,創(chuàng)意能一擊斃命。那公關人就是巫師,殺人于無形。
今天我們理解的公關,都太傳統(tǒng),在我目力所及的范圍內,大家對公關的理解過于傳統(tǒng)。
普遍理解是,低級的公關人做助理,打雜的。好一點的公關人有資源,認識各種媒體老師,能瞬間發(fā)出50篇稿子。
而公關總監(jiān)們的高光時刻,是寫道歉信,一旦企業(yè)出事,或者碰上315這種事,就開始驗證是否是合格的公關總監(jiān),能否寫出力挽狂瀾的道歉信,巧妙的把負面新聞轉變成機會,做好一次危機公關。
這幾年不知道從誰開始,流行公關總監(jiān)們個人發(fā)言了,甚至都不在公開渠道里發(fā)言,流行在朋友圈里寫一段話,然后公關經理截圖給媒體,媒體再把朋友圈截圖傳播給大眾。
并不是要批評以上各種形式,而是以上這些,僅僅是一些可見的工作內容。公關不像廣告,廣告所有的工作內容都是可見的,而公關的很多工作是不可見的,所有厲害的公關人 ,都是背后的操控者,一定不是在前臺揮舞的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