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(wǎng)站二維碼
馬若虎
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,做好防控工作依然是當務之急,處在防控一線的社區(qū)也都在嚴陣以待,采取了有力舉措。應該說,這些舉措起到了有效作用,然而也暴露出一些問題。比如,有的社區(qū)在核實居民身份時“一天三變”,一會兒要身份證,一會兒要其他證明,導致居民出得來卻進不去;有的社區(qū)對外地來的租戶采取“一刀切”,導致他們一律都被擋在了門外。
乍一看,這些社區(qū)雖然對人員進出實行了嚴格管控,但實際上并沒有考慮他們的具體生活情況,相應做法也與疫情防控的本意相違背,甚至徒增焦慮和矛盾,不利于防控工作的進一步開展。這提醒我們,疫情防控既要防得住,也要保證必要的社會流動;既要嚴格防范,也要有人性化舉措。
社區(qū)是一個大家庭,住戶的結構比較復雜,有常住居民,住所相對固定,也有臨時租戶,流動性大;進出人員的需求也各不相同,有的是去上班,可能會“朝九晚五”,有的是去買菜,不久就會回去,有的是臨時出門辦事。對這些復雜情況就應該采取更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,分類、分級、分對象地進行管控和引導。特別是面對逐漸返崗、逐漸返城的人員,管理防控措施要更細一點,杜絕“有家不能回”的現(xiàn)象發(fā)生。相關管理者應當主動沉到社區(qū)、深入一線了解情況,用切實可行的辦法解決實際問題,而不是一味發(fā)號施令,導致上下脫節(jié)。
疫情防控是當前頭等大事,需要科學有序應對;基層工作千頭萬緒,不能用“一刀切”式的簡單思維對付了事。唯有做好疫情防控和保社會運行兼顧,將各項部署落實落細落好,才能穩(wěn)人心、增信心,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(zhàn)筑牢群眾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