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傳統(tǒng)品牌強調產品主義,大部分是依靠產品的功能和利益點,以及差異化定位,結合大規(guī)模的宣傳、曝光,然后狩獵式地獲得消費者的關注,再驅動消費者走向渠道,產生購買和轉化。
新消費品牌大部分是依托于互聯(lián)網成長起來的品牌,產品快速迭代?!斑^去做一個品牌,周期比較長,也未必能測試出來市場是否能接受。那現在有了互聯(lián)網,很快就可以檢驗出產品是不是對路。”肖明超分析道,同時,新消費品牌可以通過互聯(lián)網快速流行,當然不一定是全民的流行,在某個圈層里流行即可。自嗨鍋、每日黑巧、元氣森林這些品牌,都是這個道理。
可以看到,這些新品牌的共同特點是,完全以用戶為中心,通過內容共創(chuàng)滿足用戶的情緒價值、場景價值、社交價值,代表消費者的一種自我的表達,甚至能引起用戶群體的自發(fā)討論。
新老品牌除了本質上的區(qū)別,在營銷手法上也有所不同。崔麗麗認為,正因為新品牌是0起點,腦洞可以更大,產品設計和營銷宣傳方面都可以最新潮,完全沒有負擔。
她觀察到,新品牌可以借助各種平臺內容植入、熱點事件植入等方式,特別是植入到一些貼近年輕人生活方式的影視作品、綜藝,可以快速在年輕受眾中躥紅。當然,老品牌也在努力靠近年輕人,雖有一定的知曉度,但在轉型過程中難以跳脫原有品牌的用戶心智模式。
資深品牌公關人蔣明昊也持相同觀點,在他看來,新品牌的最大特點就是“更敢玩”,在沒有市場基礎和用戶認識度的前提下,敢于突破常規(guī)就是最好用的工具,也只有這樣才有機會跑出來。
不過他也注意到,新消費品牌中,也有一些是老品牌轉化而來的,比如走國潮路線。但這條路并不好走,原因在于,對于新人群、新渠道,傳統(tǒng)品牌依然用的是老標準:一些傳統(tǒng)品牌迎合年輕人的方式是,認為只要上了“雙微一抖”,就接近了年輕人,但內核依然是老套的表達。
另外,周文靜提到,即便品牌內部年輕化了,但渠道、經銷商、用戶,對它的固有認知不是輕易能打破的。
當然,傳統(tǒng)品牌也有值得新消費品牌學習的地方。最重要的是,品牌能火多久?一個消費品從創(chuàng)建到獲得一定圈層的認同之后,如何從網紅品牌走向國民品牌的進化,才是最大的挑戰(zhàn)。
肖明超認為,這些新品牌很容易被復制,成也是中國制造龐大的產業(yè)鏈,敗也是如此。比如小罐茶之后,太多茶葉品牌都出了小罐裝。
總而言之,創(chuàng)新,并不代表一個品牌能走得遠,要讓消費者感覺到你是一個可持續(xù)的、穩(wěn)定、可信賴的品牌才行?!靶孪M品需要多去研究圈層文化的演進,能夠成為圈層文化活力的驅動者,才能夠走得更遠?!毙っ鞒硎尽?/span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