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6、“大牌平替”在這波新消費品牌浪潮中被廣泛當作品牌定位,很多年前,它也叫made in China。
47、所有新消費品牌都想成為生活方式品牌,但極少有創(chuàng)業(yè)者和品牌操盤手自己真的有生活,他又如何對消費者的生活方式感同身受。
48、一個全新的品牌,平均需要觸達一個消費者10次以上,才有可能觸發(fā)購買行為。
49、67.8% 的用戶認為種草內容對選擇商品并最終產生購買行為有很大的影響,74%的用戶曾經購買過被種草的商品,80.7%的用戶在被種草后會在一周內完成購買。
50、“品效合一”是個偽命題,品牌調性和投放ROI永遠無法兼得,只能試圖達到“品效平衡”。
51、中國并不缺好產品,缺的是好品牌,made in China不需要被證明,但brand in China需要被看見。
52、2021年,任何品類單點突破的窗口期將會越來越短。
53、不完全統(tǒng)計,2020年有2000+新消費品牌破土而出,如今新消費品牌最大的問題是產品同質化,這也是中國整體的供應鏈能力過剩的結果。
54、任何一種平臺紅利都會越來越少,指望復制成功不可靠,成為下一個誰不應該是你的定位。
55、那些看似風光的新消費品牌,并沒有你想象中那么風光,全公司替KOL打工的,遠不止完美日記一個。
56、多看新聞聯(lián)播,大國之間格局的微妙變化,也許會成就一批國產新消費品牌的機會。
57、幾乎沒有完全從0開始冷啟動的新品牌,他們至少有一個先天的勢能。
58、好產品,從包裝開始。
59、品牌做內容相當于人說話,都應該有自己的高情商。
60、私域流量真正的價值其實是讓操盤者有機會真正走近消費者,感知消費者,而不是所謂“可無限次觸達的免費流量”。
61、消費者同時也是內容的生產者和傳播者,讓他們買你的商品,比讓他們幫你推薦商品要簡單得多。
62、每個消費者都是多元的,他并不專屬于你,他有很大概率同時也是你最大競品的消費者。
63、創(chuàng)始人的性格很大概率影響著品牌的個性,你可以試著對比下。
64、新消費品牌不等于淘品牌。
65、有時候,你所謂的產品賣點,并不是消費者最關心的,這個叫無效賣點。
66、品牌=產品定位x流量模型x內容。
67、消費者看到的是品牌,但交付的是產品。
68、有很多所謂的細分賽道其實并沒有意義,因為在消費者心里沒有這種分類方法。
69、用戶認知大于事實,你覺得理所應當?shù)氖聦?,也許消費者還沒認知,先說出來,也許就贏了,比如咖啡品牌說的“百分百阿拉比卡”。
70、大部分新消費品牌的成長都是融資驅動的,但這也意味著它們對資本極度饑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