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站二維碼
在小紅書上,一博主發(fā)表了一條關于同仁堂的帖子,相關討論從去年6月一直持續(xù)至今,已有2000多條評論,超800人收藏。其中,關于產品真?zhèn)巍⑵髽I(yè)貼牌身份以及各同仁堂分支間的差異成為熱議焦點,彌漫著對部分產品及企業(yè)誠信的廣泛質疑。
這種不信任感并非無的放矢。近期,眾多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上紛紛發(fā)聲:有人購買的南京同仁堂商品實為“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”出品;有人購買的南京同仁堂人參鹿鞭膏,盒上竟藏有模糊的“富利堂”標識;還有人發(fā)現,在北京同仁傳統(tǒng)滋補經營部購得的產品與北京同仁堂毫無關聯,商家僅憑“北京同仁堂”字眼誤導消費者……
同仁堂,始創(chuàng)于1669年,至今已有350余年的歷史,是中國中醫(yī)藥領域的一張名片。在市場上,“同仁堂”這一金字招牌目前由北京同仁堂、南京同仁堂、天津同仁堂所“共享”,但近年來,同仁堂集團及其旗下企業(yè)因產品質量、生產管理等問題屢遭重罰,尤其是2019年的一起天價罰單事件,對“同仁堂”品牌造成了嚴重的信譽損失。
此外,同仁堂醫(yī)養(yǎng)及旗下子公司也因重復收費、超標準收費等違規(guī)行為被罰,這些事件使得消費者對同仁堂醫(yī)養(yǎng)的信任度受到質疑,品牌價值面臨考驗。
隨之而來的,是市場的混亂。
“南京同仁堂”的后綴
近日,有消費者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;“今年2月,我發(fā)現家中老人購買了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的一款產品,從老人口中得知這是和同仁堂一樣的藥品。但我后來發(fā)現該產品沒有任何藥性,隨后我去老人手機發(fā)現店鋪廣告單上印有南京同仁堂的名字,打著南京同仁堂的名號欺詐消費者?!?/p>
另外,也有消費者表示,自己在某平臺購買了“南京同仁堂”前列腺貼,收到的是“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”前列腺貼。他認為商家此舉屬于典型的“掛羊頭賣狗肉”行為。
事實上,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保健品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”)在2022年10月便發(fā)布了“停止經營與‘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’字號相關的業(yè)務”的公告。
記者發(fā)現,在各大電商平臺搜索‘南京同仁堂’時,眾多產品不僅帶有“南京同仁堂”標識,還附有“綠金家園”等小標識,甚至“六和乾坤”“樂家老鋪”等也屢見不鮮。
企查查顯示,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成立于2012年10月16日,目前存在“經營異?!薄跋拗聘呦M”等情況,2023年和2024年連續(xù)兩年因“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”被南京市雨花臺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管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。
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成立之初股東有三家,分別為南京綠領空間健康產業(yè)有限公司、南京同仁堂健康藥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、南京同仁堂藥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。其中作為“南京同仁堂”老字號的持有方南京同仁堂藥業(yè)持股比例僅為3%。2022年11月,南京同仁堂藥業(yè)退出,前二者控股比例調整為90%、10%。
有業(yè)內人士向記者表示,之前南京同仁堂藥業(yè)盡管是小股東,但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以“南京同仁堂”的名義大肆宣傳、出售各種產品。綠金家園實質上扮演著“總經銷”的角色,其所有產品均非自研生產,而是源自一些不知名的廠家,并通過貼牌‘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’進行銷售,在宣傳時還特別強調“南京同仁堂”的品牌標識。
此前,多家媒體也深度報道過南京同仁堂貼牌亂象,甚至將其總結為“萬物皆可貼牌”。
2023年4月4日,南京市雨花臺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依據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》第十八條,對南京同仁堂綠金家園保健品有限公司處以罰款100萬元。該公司因在經營活動中及產品上突出使用“南京同仁堂”字樣,且字體相似,足以引人誤認為是“南京同仁堂”的產品,被認定為利用“南京同仁堂”的市場知名度和商業(yè)優(yōu)勢,擾亂市場競爭秩序,損害其他經營者合法權益,構成商業(yè)混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。其行為意在利用‘南京同仁堂’的市場知名度,以及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商業(yè)優(yōu)勢,以此來爭取交易機會,獲得競爭優(yōu)勢?!?/p>
記者觀察到,南京同仁堂在其官方網站上的防偽查詢頁面中明確提示:南京同仁堂的正宗產品除標注南京同仁堂商號外,還統(tǒng)一使用了“樂家老鋪”商標。然而,市場上卻出現了一些侵權企業(yè),故意混淆視聽,誤導廣大消費者。
“吸血”北京同仁堂
作為“同仁堂”商標唯一合法持有人,北京同仁堂被攪入另一亂局。
在黑貓投訴平臺,有用戶表示,某平臺上“北京同仁傳統(tǒng)滋補經營部”店鋪販賣假冒偽劣的商品,其商品與北京同仁堂無任何聯系,卻使用北京同仁堂字樣誤導消費者,商家狡辯稱是保健品,但其商品外包裝上無任何保健品藍色標識。
北京同仁堂存在眾多的惡意模仿者。記者在某電商平臺以“同仁堂”為關鍵詞搜索發(fā)現,不少店鋪名稱與“同仁堂”官方相似,比如“北京同仁經營部”“北京同仁百年總館”“同仁堂直營總店”等,且產品介紹、包裝等也多有相似之處。
其中又涉及多種業(yè)務類型,包括原料供應、代客制丸等。比如,北京同仁百年總館客服稱其與北京同仁堂有合作關系,屬于北京同仁堂原料供應鏈藥倉,其售賣的是同仁堂原料。另一家北京同仁經營部客服表示,本店使用的則是同仁堂原料,售賣商品屬于定制款原材料代客制丸,下單默認制作丸子發(fā)貨,即代表授權本店加工磨粉制丸。
此外,“同仁堂直營總店”則向記者表示其為同仁堂官方,作為經銷商在售賣同仁堂的產品。月銷超3萬件。
不難發(fā)現,作為同仁堂的產業(yè)鏈上下游,眾多企業(yè)和店鋪均借助“同仁堂”這塊金字招牌,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大放異彩。然而,這些產品的質量究竟如何呢?
北京同仁堂健康旗艦店相關人員向記者表示,并不能確定別家店鋪原料的真假。
另一方面,盡管有曾在同仁堂工作的員工表示,北京同仁堂官方渠道的產品質量有保障,但也有報道指出同仁堂旗下企業(yè)的產品質量問題頻發(fā),這可能影響消費者對同仁堂線上其他渠道產品質量的信心。
值得注意的是,一款名為“菊花桂花決明子枸杞茶”的產品在某平臺的“菊花茶爆款榜”上連續(xù)6天占據榜首位置。這款茶由“興安保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”(北京同仁堂旗下公司)出品,其商標持有者享有良好的市場聲譽。盡管該店鋪僅銷售這一款產品,卻以兩種價格提供同規(guī)格商品,其中低價商品比市場均價低3元。
據消費者反饋,該茶因其獨特的口感和顯著的養(yǎng)生功效而廣受歡迎,銷量和瀏覽量均表現突出,瀏覽量超過500萬次,銷量達到5.6萬。
店鋪客服向記者明確表示,所售產品均為正品,且已經過嚴格檢測,并獲得平臺審核通過后才得以上架銷售。
上述員工認為,這種很可能是“回流藥”。事實上,眾多同仁堂的產品在其他渠道的銷售價格甚至低于店內的購進成本,這類情況很可能涉及回流藥問題,導致產品的質量和真?zhèn)坞y以辨別。有些產品可以掃防偽碼分辨,但是有些沒有防偽碼的根本分辨不了,所以最好到正規(guī)藥店購買。老字號如何延續(xù)?
從各大平臺的討論中可以發(fā)現,一方面,公眾對同仁堂產品有較大的需求;另一方面,部分公眾又對市場上各家“同仁堂”銷售的產品表現出一定的不信任。
有消費者在天貓投訴平臺反映,其購買的輔酶Q10膠囊商家宣傳為北京同仁堂產品,但實際發(fā)貨為南京同仁堂產品,引發(fā)了對南京同仁堂貼牌產品的質疑。商家以次充好,高額賺取差價。
由此可見,貼牌生產對南京同仁堂帶來的負面影響依舊存在。而同仁堂的貼牌生意也依然存在。
上海德禾翰通律師事務所律師張曉欣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,貼牌生產雖為品牌方提供了快速拓展市場、優(yōu)化成本的路徑,但其潛在法律風險需高度警惕。核心風險聚焦于三大領域:知識產權糾紛、產品質量追責及商業(yè)秘密失控。
其中,在產品質量責任方面,品牌方作為產品責任主體,一旦貼牌商品出現缺陷,如安全標準不達標、功能失效,需承擔消費者賠償、行政處罰及品牌商譽損失。企業(yè)要嚴格篩選制造商,核查其生產資質、合規(guī)記錄及技術能力,避免“代工方埋雷,品牌方擔責”。
消費者對于“同仁堂”品牌的關注,更多地轉向了如何選購到優(yōu)質產品,而非僅僅關注品牌本身的信譽。在這種背景下,“對老字號商業(yè)標識進行仿冒、攀附、混淆等侵權行為,嚴重損害老字號的顯著性、唯一性,這將導致老字號品牌被異化與通俗化,從而嚴重阻礙其長遠發(fā)展?!庇袠I(yè)內專業(yè)人士向記者表示。
對于以“同仁堂”為代表的老字號企業(yè)如何維護自身形象,實現更好發(fā)展,張曉欣認為,企業(yè)應當構建三位一體的法律保護體系:首先在權利確權層面,需及時完成核心商標注冊并申請馳名商標認定,建立涵蓋商標、專利、商業(yè)秘密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,尤其要注重傳統(tǒng)工藝的專利申請與商業(yè)秘密分級保護。
其次在維權實施層面,應當建立全面的侵權監(jiān)測機制,并運用律師函警告、行政投訴、民事訴訟等多種手段,形成強有力的維權組合策略,對惡意搶注商標、制售仿冒產品等行為進行重點打擊。
“另外在傳承保障層面,建議將核心技藝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,建立傳承人帶徒津貼制度與競業(yè)限制協(xié)議相結合的保障機制,通過公證方式固化傳統(tǒng)工藝流程,同時設立技藝展示館,既履行文化傳承義務,又可作為維權證據保全載體。唯有將法律規(guī)范嵌入企業(yè)經營的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,方能實現百年品牌在新時代的法律突圍與文化賡續(xù)。”張曉欣說。(記者 閆碩)